武昌首义指的是什么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历史上的辛亥年,武昌新军在这一天爆发起义,这场起义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终结,被称作武昌首义。胡鄂公于此时从河南南下,10月11日加入起义队伍,参与了接下来35天的革命军军政指挥,展现了非凡的才智和付出。起义在10月10日晚7时爆发,早有流言称湖北可能发生革命。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武汉首义属于武昌区。武汉首义,一般指武昌起义或者辛亥革命首义。在地理位置上,武昌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紧邻长江之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首义一词起源于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在武昌发起的武装起义,这里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首发地。此后,武昌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舞台之一。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
首集的近义词
1、首次:首次,读音shǒucì,汉语词语,是指指第一次;头一回。1首先:首先,汉语词汇。拼音:shǒuxiān释义:形容事物的开端,导引事物发展的前沿方向。
2、集的近义词是:聚 拼音:jù 部首:耳 笔画:14 五行:金 五笔:BCTI 〈名〉(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聚曰序。
3、重要”的近义词:主要: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目的。~人物。首要:属性词。摆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任务。~分子。首脑:政府~。
4、近义词之1:主脑 [zhǔ nǎo]词语释义:主旨;中心。 指首领,领导人。近义词之2:元首 [yuán shǒu]词语释义:头。 君主。 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为首者,祸首。 创始人。 岁之始。近义词之3:头头 [tóu tóu]词语释义:犹每桩,每件。
5、开始的近义词有:劈头,滥觞,起先,起初,开首。拼音是:kāishǐ。结构是:开(独体结构)始(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ㄎㄞㄕˇ。开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开始kāishǐ。(1)开始的时候或阶段。
首义是什么意思
首义是指最初的含义或意图。它通常指的是某个事件或行为的初始目的或首要意义。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如历史事件的纪念、文化传统的传承等,首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义的意思:辛亥~(指辛亥革命时武昌首先起义)。首义,指首先起义。见《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南朝 宋颜延之《武帝谥议》:“首驰风,一鼓静乱。”词语解释:揭示要旨。汉王充《论衡·正说》:“夫《春秋》之有年也,犹《尚书》之有章。章以首义,年以纪事。”率先举义。
两个含义,解释不一,含义各别,首义源自江西方言,意为你的愚笨或憨厚,饱含着喜爱与疼惜之情,另一义,sen与英文单词simple的发音相近,意为你显得幼稚,或缺乏心机,即不够聪明的表述。首义,根植于江西方言,含有“你笨”或“你傻”的含义,却在言辞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爱意和关怀。
首义:首义,指首先起义。见《艺文类聚》卷十三引南朝宋颜延之《武帝谥议》:“首义驰风,一鼓静乱。”首府:旧时称省会所在的府为首府;现多指自治区或自治州人民政府所在地。首犯:组织、带领犯罪集团或团伙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
首 [shǒu]头。俯首;首肯。引申为器物的顶端。匕首;剑首。君长;首领。元首;首长。指头发。蓬首垢面。第一。首席;首届。初始;开端。岁首;篇首。首先;最早。首倡;首义。出头告发。自首;首告。向;朝着。狐死首丘。表示方位。相当于面,边。洪深《赵阎王》:“右首的门,猛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