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先生成碳酸根还是碳酸氢根?具体怎么回事?
1、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是生成碳酸,而碳酸存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碳酸还存在电离,而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继续电离才能够生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由于一级电离程度远远大于二级电离,且一级电离就是很微弱,因此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主要存在碳酸氢根而不是碳酸根,碳酸根极少量。
2、当二氧化碳通入纯水中时,仅发生CO2+H2O=H2CO3的反应。当然其中会有碳酸的一级电离H2CO3=HCO3-+H+和二级电离。HCO3-=H++CO32-(两步电离均用可逆符号)当二氧化碳通入碱性溶液(假设与NaOH反应)中时,如果少量:生成碳酸根CO2+2OH-=CO32-+H2O 如果过量(或称足量)会生成HCO3-.。
3、当CO2量较少,而碱足量时,生成碳酸根;当CO2量较多,而碱少量时,生成碳酸氢根。如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CO2+Ca(OH)2=CaCO3↓+H2O 2CO2+Ca(OH)2=Ca(HCO3)2 本质为:CO2 + H2O + CaCO3 = Ca(HCO3)2 多元弱酸有一条通性:与自身正盐反应,生成相应酸式盐。
4、氢氧根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此类似,但由于氢氧根本身只有一个氢,因此没有后面的氢原子重排。
二氧化碳进入水一步一步的详细过程?
1、纠正一下,在水(水溶液)里的反应不一定要有离子,分子之间也可以反应。
2、具体来说,在光反应中,12份水参与生成,而在暗反应中消耗6份水,净消耗为6份水,这与总反应式相符:6CO2 + 12H2O → 6(CH2O) + 6H2O + 6O2。由此可见,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通过这一过程进入到了水分子中。
3、第一步电离:碳酸首先电离出一个氢离子(H+)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HCO3-)。这个过程的电离程度相对较小,因为碳酸是弱酸。第二步电离:碳酸氢根离子(HCO3-)也可以进一步电离,生成一个氢离子(H+)和一个碳酸根离子(CO32-)。这一步的电离程度比第一步还要小,因为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能力更弱。
4、反应过程: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溶液。反应条件与速率 反应条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无需添加催化剂等。反应速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速率较慢,但在存在催化剂(如酶)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会加快。碳酸溶液的性质 酸碱性:碳酸溶液呈弱酸性。
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因为形成的碳酸H2CO3存在电离平衡。如果CO2不足,说明H2CO3少水多,2个H都彻底电离了,因此形成CO3为主。如果CO2比较多形成碳酸浓度高,H2CO3是弱酸,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电离1个H离子,结果以HCO3-为主。当二氧化碳通入纯水中时,仅发生CO2+H2O=H2CO3的反应。
总之,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关键在于碳酸的弱酸性,它使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促进了碳酸钙的溶解。
二氧化碳在水中可以溶解,形成碳酸。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水中二氧化碳和碳酸之间会达到平衡。这也是为什么可乐等碳酸饮料会有气泡的原因。碳酸的产生 碳酸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形成的主要产物,通过下面的反应方程式来表示:CO2+H2O=H2CO3 碳酸氢根离子的形成 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碳酸的共轭碱。
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吗?
1、在室温下,二氧化碳与水生成了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此外,当水加热时,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盐和氧气,这一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碳酸,这一反应式表明二氧化碳和水在反应中彼此中和形成了新的物质。
2、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论过量还是少量,产物都不会不同——都生成碳酸。H2O+CO2==(可逆)==H2CO3 但是向一些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量影响产物。①氢氧化钠。
3、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且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具体来说:溶解性: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化学反应:当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部分碳酸会进一步分解为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