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明一下什么是打坐行为吗
六祖认为真正的打坐是心念的转化,核心在于“身正心净、外离内定”,最终目的是见性成佛,而非拘泥于形式或时间。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理解:身正不动而不执著于不动六祖强调“身正”是打坐的基础,但反对将“不动”视为目的。传统打坐常追求身体端坐、纹丝不动的外在形式,甚至以此为修行进阶的标志。
打坐,又称静坐,是一种古老且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的身心修炼行为。宗教领域:在佛教中,打坐是重要修行方式,僧人通过跏趺坐,调整身姿、呼吸,排除杂念,进入禅定状态,以实现内心的平静、智慧的开启和对佛法的领悟。
打坐: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 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僧人为什么要盘着腿打坐
这种姿势,坐着最稳定,从修行的角度看,消业最快。因此,有双盘如金山,单盘如银山,散盘如铁山,不盘如泥散的说法。这个说法有个公案:一位出家人不太精进,有一次出门,遇着下雨,就避雨到桥下,闲着无事,就双盘打坐。正好有两个鬼也在桥下,当他双盘时,在双鬼眼中就出现了一座金山。鬼道:必是菩萨显灵,就磕头。
并不是非要学佛了才可以打坐的,普通人也可以。而且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习武静功的修习方法,即闭着眼睛盘足而坐。这也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打坐的基本内容有三:不动心,数息,破生死关。这些也是学习正宗武术的三个基本条件,否则,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禅。人之一身,由心主之。
打坐时,双腿相叠,双手结印,这是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防止在打坐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帮助心神集中,更容易进入定境。如果坐在凳子上,双腿散开,双手放松,身体容易因为不适而产生动作,导致注意力分散,难以入定。
对于一些有所成就的高僧大德,他们已经超越了生理限制,因此可以坐着圆寂。这些修行有素的得道高僧,在圆寂时通常是以打坐的姿势。然而,和尚圆寂时盘腿坐着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据悉这种坐姿叫做结跏趺坐。也有和尚圆寂时是卧着或站着的,各不相同。
盘腿坐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漏精,确保精气不外泄。虽然功夫不在于腿,而在于腰与颈的正确姿势,但盘腿坐确实有助于避免长时间坐姿导致的腰颈与腿部疼痛。南怀瑾老先生推荐的屁股垫高坐法与“晃海”动作,能有效缓解盘腿坐带来的不适。
打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该如何正确的打坐?
打坐是一种古老的修身养性方式,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道,达到养生目的。通过闭目盘脚、双手放松、净化心灵,打坐成为日常习惯后,能有效排毒养颜、舒筋活络。怎么正确打坐? 盘腿而坐,两腿分别弯曲交叉,把左腿踝关节架在右腿膝关节处,向前俯身,保持这个姿势。
打坐带来的益处诸多。首先,它能帮助人们静心放松,远离内心的烦躁与不安,稳定情绪,进而促进精神健康。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打坐无疑成为了一种涵养精神、静心安神的绝佳方式。其次,打坐有助于积聚能量。盘腿而坐的姿势能够迅速使身体聚集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与散失。
打坐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静心放松:打坐能让人保持平静的心态,排除烦躁不安的情绪,起到放松的作用,有益于精神健康。积聚能量:打坐时盘腿而坐使身体处于闭合状态,能量消耗极小,有助于身体积聚能量、养精蓄锐。疏通经络:打坐时精神状态放松,有利于身体上瘀堵的经络被打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打坐时,身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会加快。相对于久卧床上的习惯,打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颈椎病:许多中老年人和上班族都受到颈椎病的困扰,这往往与缺乏锻炼或不良坐姿有关。
佛教僧人为什么要打坐?
1、佛教僧人打坐的意义是:打坐是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而不再思考其它任何事物来锻炼自己对心的控制能力。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
2、打坐是调理身心、培养定力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收摄我们向外追求的心,当心定下来后,我们内在的智慧便会逐渐显现。 烧香不仅有助于人们静心,而且在佛教中具有象征意义。
3、打坐的核心在于“静”。长时间的静坐可使人达到内心的平和与专注,从而进入一种深度的冥想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帮助修行者净化心灵,提高自身的专注力与定力。而“久静则定,久动则疲”的道理,则强调了长时间的静坐对于保持精神和体力的重要性。打坐后,适当的活动筋骨是必不可少的。
佛家打坐的正确姿势
1、佛教打坐时,应将左脚置于右腿上,随后将右脚置于左腿上,保持脊椎自然挺直,两肩放松但不要过度挺胸。 双手掌心向上,右手置于左手之上,两拇指轻轻相触,形成手印,然后将双手置于腿上,保持自然放松。 头部应保持正直,既不前俯也不后仰,眼睛半闭,以能看见前方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同时,舌头的前端轻触上颚。
2、动作描述:单盘时左腿在上为吉祥坐,右腿在上为金刚坐。目的:适应盘腿坐姿,为双盘打下基础。尝试双盘(刚开始时间很短)和双盘(跏趺而坐)动作描述:在前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双盘打坐。刚开始时可能时间很短,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会逐渐延长打坐时间。
3、打坐时,保持脊椎挺直,两肩放松,避免过度挺胸。 佛教打坐的常见姿势是左腿置于右腿上,右腿置于左腿上,双手掌心向上,拇指轻轻相触,自然放置于腿上。 头部保持正直,双眼半闭,以能看见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舌头轻触上颚。 进入寺庙时,应穿着得体,避免大声喧哗,对佛像等保持尊敬。
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正确的双盘应该达到几点要求)
双盘日常练习法 方法一: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逐渐适应并延长盘腿时间。方法二: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并在此基础上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以增强腿部柔韧性。
双盘(双足跏趺坐)双盘是打坐中较为理想的坐姿,其要点如下:将一脚弯曲,放在另一脚大腿上,双脚上下交迭。确保脊背挺直,肩膀放松张开。双手结定印于脐下,即双手掌心向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两个大拇指轻轻相触。头部保持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即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后方)。
练习者调身、正坐好,进行自然的盘腿:左足跟紧抵会阴,右足放在左脚大腿上,右腿的膝关节可能是翘起,右手按住右腿的膝关节处,逐渐的施加压力,直到右腿膝关节贴到左脚上为好,之后身体慢慢的向前俯压,作叩拜状(如图所示)。
七支坐法:最理想的打坐姿势是七支坐法,它要求身体保持七个要点:双足跏趺(如果初学双盘有难度,请继续阅读),脊椎挺直,双肩放松,双手结定印于脐下,头部保持中正,双眼轻轻闭合,舌头轻触上颚。单盘坐:单盘坐是指将一只脚弯曲,放在另一只脚的大腿上,形成单足跏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