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等平方的铝线和铜线导电性能相同吗?
铜线和铝线在电气性能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都可以用来传输电流。由于铜的导电性能优于铝,因此在同样的截面积下,铜线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流。但在这个特定问题中,我们关注的是两种线的截面积等价性。在同样的电气使用条件下,截面积相等的铜线和铝线具有相似的载流能力。
铜和铝都是良好的导电材料,但铜的导电性能优于铝。在相同截面积下,铜线的载流能力更高。因此,当考虑等效性时,铝线需要更大的截面积来接近铜线的能力。平方铜线与平方铝线的等效关系 由于铜的导电性能优于铝,所以在相同载流量下,铝线所需的截面积通常比铜线大。
铜线和铝线在电气性能上有所不同。铜线因其优良的导电性能,被广泛用于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而铝线则因其较轻的重量和相对经济的成本,在某些场合作为替代铜线使用。等效性的概念 在特定条件下,不同材质的导线可能具有等效的电气性能。这取决于导线的截面积、长度、材料特性以及使用场景等因素。
16平方的电缆铝线K500米损耗有多大?
1、平方的铝线500米电压损耗为22v,在电缆电流为25A时。根据相关数据,16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76A。在进行电缆电压损失计算时,我们假定电缆电流为25A。距离为500米,铝线电阻率为0.0283Ωmm/m,电缆截面积为16mm。计算电缆的电阻,我们有R=ρ×L/S=0.884。
2、平方毫米的铝线在长度为500米时,其电压损耗大约为22伏特,这是在电流为25安培的条件下计算得出的。根据表格数据,16平方毫米的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76安培。
3、基于你提供的信息,若要传输9千瓦的三相电动机电力,电线长度为500米,最小建议使用25平方毫米的电缆,这样可以将电压损耗控制在6%以内。如果使用10平方毫米或16平方毫米的铝线,则电压损耗会显著增加。具体来说,使用10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耗将超过9%,而使用16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耗也将超过6%。
4、平方的铝线500米电压损耗为22v(在电缆电流为25A时)。查上表,16平方铝线安全载流量为76A。电缆电压损失计算(按最大允许电流计算)距离:L=500米铝线电阻率:ρ=0.0283Ωmm/m。电缆截面积:S=16mm。
5、mm2铝绝缘导线输送距离(m),ΔU—电压损失(%),允许7%。输送容量(k W)输送距离(m)1 1736 2 868 3 579 4 434 5 347 (以上资料来源,《输配电速查速算手册》P.129—131,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以上数据看,如果输送容量不超过4(k W),500m终端的电压可以在200V。
电阻率的金属导体
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通常比非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小。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ρ = RS/L,其中ρ代表电阻率,单位为Ω·m;S代表横截面积,单位为㎡;R代表电阻值,单位为Ω;L代表导线的长度,单位为m。
在20℃的温度下,常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数据如下:银的电阻率仅为65 × 10-8Ω·m,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这使得它在电气和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铜的电阻率为75 × 10-8Ω·m,尽管略高于银,但依然是优良的导电材料,常用于电线和电缆。
金属电阻率定义:金属的电阻率是指在标准温度(摄氏20度)下,特定长度和截面积的金属导体的电阻值。例如,一根100米长、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若铜的电阻率为7欧姆·毫米,则该导线的电阻为7欧姆。
50平方的铝芯电缆1000米多大阻值
平方铝芯电缆能带84千瓦。根据电缆截流量对照表(如图),查得50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50A。因此功率为:P=732UIcosφ =732x0.38x150x0.85 =84kw(按三相市电计算,功率因数取0.85)。
米50平方铝线,单根电阻=9/50*1000=0.58Ω 电压降=732*80*0.58=80V 这个电压降实在太大了,你的未端电压只有300V。380V的低压供电半径不能超过500米。
如是单根16平方铝芯电缆1000米长的电阻是: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截面积,铝的电阻率是0.029欧姆×平方毫米÷米,则其电阻值是0.029×1000÷16=8(欧姆),若通电电流是1安培,则其压降是1安培×8欧姆=8伏。即I6平方铝芯电缆1000米电压降是8伏。具体应由其电流值计算。
.028*1000m/50㎜^2=0.56欧 线压降U=33A*0.56欧=22v〈8%〉不是全负荷工作情况下50㎜^2勉强可以,或选50㎜^2的铝芯电缆。
平方的铝芯电缆能带84千瓦。电缆选择的简单算法: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量。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16mm25mm2乘以4,35mm50mm2乘以3,70mm95mm2乘以5。
铝芯线损耗
1、假设线路电流为100A,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线损大约为3464W。如果线路电流减小至50A,则线损大约为1732W。可见,线路电流越小,损耗越小,反之亦然。此外,线路电流的减小也会导致用电端电压上升,从而减小线路压降。
2、根据电工手册,16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千米损耗约为0.93%,假设电流为14千瓦,三相总电流约为21安培。 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线损率约为0.6%。 线损功率大约为80瓦特。 如果每天使用10小时,那么每天的线损耗约为0.8千瓦时。 换句话说,每天会损耗大约0.8度电。
3、平方的铝线500米电压损耗为22v,在电缆电流为25A时。根据相关数据,16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76A。在进行电缆电压损失计算时,我们假定电缆电流为25A。距离为500米,铝线电阻率为0.0283Ωmm/m,电缆截面积为16mm。计算电缆的电阻,我们有R=ρ×L/S=0.884。
4、铝线每米线路损耗约千分之55伏,电压下降16一18伏。铜线下降约10伏。会有0.0173伏的相电压损失 电压损失计算公式:△U=Ⅰ(RsinΦ+XcosΦ),Ⅰ为电线电流,R为电线电阻,X为电线感抗,cosΦ为功率因数(取cosΦ=0.8计算)可知60度温度下,35平方毫米铝线:R=0.967Ω/km,X=0.357Ω/km。
5、铝线电压损耗:线电阻R=ρ(L/S)=0.029X30/25=0.0348Ω,零、火共2根导线,总线阻值为0.068Ω。
6、平方铝芯电缆100米日用电50度损耗多少10%。35平方的铝芯电缆100米它的线损是10%。计算线路电阻:20℃,铝电阻率:0.0283Ω·mm2/m。铜0.0175Ω·mm2/m,单相220V电路线路总长度为2*L,三相总长度为7*L,电线截面积为S,则,线路电阻R=电阻率*总长度/S。
铝线的电阻率是多大?
1、铝线的电阻率定义为:在标准条件下(20°C时),长度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铝线的电阻值,其电阻率为85 × 10^-8 欧姆·米。 铝线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它是一个表征铝线电阻特性的重要参数,其单位为欧姆·米(Ω·m),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常用欧姆·平方毫米/米来表示。
2、铝线电阻率为0.0285欧姆·米。铝线电阻率的定义:用来表示铝线电阻特性的物理量。铝线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铝线电阻率。铝线电阻率的单位为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铝线电阻率的符号为ρ。
3、铝线电阻率:为85 × 10-8 欧姆·米 。铜的电阻率在标准大气压和常温下,其电阻率为0.0172Ωm。Ω是电阻的代表符号,其意思就是说,每一米的铜,其电阻大小为0.0172Ω。铝线电阻率的定义:用来表示铝线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4、在探讨一千米长度、截面积为240平方毫米的铝线的电阻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阻的基本计算公式。电阻(R)等于长度(L)乘以电阻率(ρ),再除以截面积(S)。铝线的电阻率约为0.0283欧姆·毫米/米。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中,我们得到:R = 1000 × 0.0283 / 240 = 0.118(欧姆)。
5、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与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在常温状态下,20℃时,铜的电阻率大约为75 × 10^-8 Ω·m,而铝的电阻率大约为83 × 10^-8 Ω·m。这些数值反映了铜和铝在导电性能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