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分类,密宗/藏传/大乘/小乘都是什么意思?
1、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2、密宗,源自印度的Tantra体系,在印度长期秘密流传,并与各宗教有所交融。它是佛教的一个支派,主要源自金刚乘,于7世纪在东印度兴起,并在唐朝中期传入中国。 密宗在中国得到皇室扶持,尤其在唐朝,三位密宗大师——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被称为“开元三大士”,在中国创立了密宗。
3、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
4、藏传佛教(金刚乘,密乘):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吸收了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发展出密教,也称金刚乘。这一派认为其它教法都是如来的“方便”说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来所宣的“真实密意”,不可轻易示人,需秘密传授,因此称本派为“密教”,称所有其它宗派为“显教”。
5、藏传佛教宗派 宁玛派:俗称“红教”,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派,以《大圆满法》为主要修行法门。萨迦派:俗称“花教”,以萨迦五祖的传承为主要特色,注重显密双修。格鲁派:俗称“黄教”,由宗喀巴大师创立,强调戒律和修行次第,是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
佛教中的密宗花教是什么意思
密宗,源自莲花生大师,是大乘佛法的一个分支,强调“密”,包括身密、言密、意密。密宗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手印和六字真言,前者通过手势传递信息,后者则是密宗修行的重要标志。密宗分为黑红两支,但也有其他分支。密宗的核心在于“密”,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相信”。在密宗信徒眼中,“密”意味着不应直接说出,而应通过内心坚定的信仰来体现。
传自于莲花生大师,密宗是大乘佛法的一个分支,但强调“密”。密宗的“密”包含了身密、言密、意密三个层面。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手印和六字真言。密宗不仅有黑和红两个分支,还有其他不同的流派。密宗的核心在于“密”,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相信”。
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建筑在后藏仲曲河谷白色土地上的寺院称为萨迦寺。因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萨迦派又被俗称为“花教”。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花教,是西藏密宗的一个宗派。又名“萨迦派”。花教,始于公元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的红、白、黑三色花条,因此又称“花教”。红、白、黑三色花条象征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
密宗是什么意思
密宗是佛教中一种神秘而深奥的教派,它起源于印度,又叫作“藏传佛教”。密宗“密”的意思是指不公开,只传授给一小撮人,而“宗”的意思是指特定的教派或信仰。密宗教义深奥玄妙,旨在让信众通过寻求真谛,认清人生的本质,找到心灵的净土。
密宗,源自印度,被称为Tantra,在印度是作为一种秘密的教派而流传的,其系统和根源与佛教的密宗有所关联,但又有所区别。在印度,密宗一直是以秘密的方式流传,并且与其他宗教融合以保护自身。
佛教的密宗,又称“密教”、“真言宗”、“真言乘”或“金刚乘”,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具有神秘性、复杂性和仪式性等特点。密宗强调通过特殊的仪式、密咒和修行方法来实现解脱和成佛,修行者相信这些法门能够带来快速的灵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