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椭偏仪结构
1、光谱椭偏仪的构造因其测量需求而有所不同,但核心目标是测量样品反射后光的偏振状态变化量ρ。一种常见配置是通过旋转起偏器和固定检偏器,起偏器用于设定初始偏振状态,检偏器则用来测定输出光束的偏振状态。另一种设计则是固定起偏器和检偏器,通过声光晶体等手段调制光的偏振状态,最终测量输出光束的特性。在选择椭偏仪时,要考虑光谱范围和测量速度。
2、下图给出了椭偏仪的基本光学物理结构。已知入射光的偏振态,偏振光在样品表面被反射,测量得到反射光偏振态(幅度和相位),计算或拟合出材料的属性。入射光束(线偏振光)的电场可以在两个垂直平面上分解为矢量元。P平面包含入射光和出射光,s平面则是与这个平面垂直。
3、椭偏仪,是一种用于探测薄膜厚度、光学常数以及材料微结构的光学测量设备。由于并不与样品接触,对样品没有破坏且不需要真空,使得椭偏仪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测量设备。
4、椭偏仪是一种非接触、非破坏性光学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偏振光在样品表面反射后的偏振状态变化,可推断待测物质性质。椭偏仪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适用于测量透明薄膜及50nm以下的金属薄膜。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用于元素分析的无损检测技术。
5、对于非线性光学领域,对二维半导体的介电常数测试中使用较多的是椭偏仪法。以下以椭偏仪法为例,具体对介电常数的测试手段进行介绍。如上图所示椭偏光谱不直接测算光强,而是从相位空间寻找材料的光学信息。椭圆偏振测量法由于其测量精度高、非破坏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薄膜的各种特性的测量。
一文读懂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
1、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提供了丰富的化学键信息,其峰位、峰数和峰强反映了分子结构的关键特征。首先,吸收峰的位置取决于化学键的力常数和原子质量,频率较高的波数区域(短波长)通常对应于键振动频率较大的化学键,而频率较低的波数区域则对应于振动频率较小的键。
2、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直观解读: 光谱峰特征:峰位决定于化学键的力常数,K大、质量小的键振动频率高,位于短波(高波数)区,反之则在长波(低波数)区。峰数与分子自由度相关,偶基距无变化时无红外吸收,峰强受偶极矩变化影响,极性强的键峰强。
3、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的直观解读如下: 光谱峰特征: 峰位:由化学键的力常数决定,力常数大、质量小的键振动频率高,位于短波区;反之,则在长波区。 峰数:与分子的自由度相关,偶极距无变化时无红外吸收。 峰强:受偶极矩变化影响,极性强的键峰强。
对硝基乙酰苯胺红外光谱有哪几个峰值?
您好!对硝基乙酰苯胺的分子式为C8H8N2O2,它包含苯环、乙酰基和硝基官能团。下面是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图及可能对应的峰值:- 化学键伸缩振动区域:- C-H键的伸缩振动:约3100-2850cm^-1,尖峰;- C=O键的伸缩振动:约1730cm^-1,强峰。
因此,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大致如下:- 芳香族 C-H 振动一般会有较强的吸收峰。- 芳香族 C=C 振动会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 1475 ~ 1610 cm^-1 区间内。- 酰基 C=O 振动会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 1680 ~ 1750 cm^-1 区间内。
对硝基乙酰苯胺的红外图谱分析揭示了各官能团对应的特征吸收峰。具体来说,硝基在1600到1500厘米-1区间内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与苯环中的碳-碳双键相关。在苯环的碳骨架中,碳-碳双键的伸缩振动在1600, 1580, 1500, 1450厘米-1附近有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