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制是怎么划分的
各省驻防将军——清制,以八旗世守各省要地,谓之驻防旗,其军政及民政皆以将军以下各官领之,纯属地方行政范围者仍由督抚处理。 提督——统辖绿营本标之官兵及分防之营讯(驻兵地点大者为营、小者为讯),节制各镇总兵而听总督指挥。 总兵——为绿营兵之高级统将,仅次于提督。
清朝官制文京内官、武京内官、武京外官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清朝官员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等级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称为未入流,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清朝官制包括九品十八个级别,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清朝中央官职分为中枢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类,例如内阁、军机处、六部等。
清朝官位等级
清朝官位等级:正、从一品,正、从二品,正、从三品,正、从四品,正、从五品,正、从六品,正、从七品,正、从八品,正、从九品。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含九品)是官,九品以下(无品)是吏。清代官职按职能分为文官和武官。
清朝的官制具有代表性,官员品级分为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文官地位高于武官,权利范围更广泛。 文官品级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只有满族将领才能担任。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相当于中央军委委员、陆军各军区司令、海空军司令的判笑级别。
从九品、正九品、从八品、正八品、从七品、正七品、从六品、正六品、从五品、正五品、从四品、正四品、从三品、正三品、从二品、正二品、从一品、正一品。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旧读zhěng)、从(旧读zòng)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
清朝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清朝官员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称为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宫女的分配也根据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被选中的宫女一部分被分配到皇帝、皇后、嫔妃、公主、阿哥等各宫中随侍。在清朝的典制书中,康熙朝规定:皇太后分配12名宫女、皇后10名、皇贵妃8名、贵妃8名、嫔妃6名、贵人4名、常在3名、答应2名。其余的宫女则分配到六局处服役。
清朝官员的品阶.职务.俸禄等详细资料!
清朝官员无论满汉、文武,其俸禄一律按品级定高低,以俸银和禄米发给。在外武官不支禄米,折合薪银发给。官员们除了正俸外,还有皇帝赏赐的“恩俸”以及养廉银等。 清朝官员的服饰与过去有较大区别,官员的服色不分品级,只有皇子和特别赐允的亲王、郡王可用金黄色,百官袍服一般为石青色或绀(深青带红)色。
清朝官员的俸禄等级分为正俸与从俸,根据品级从从一品至从九品有所不同。 正从一品官员的俸银为180两,禄米为90石。 正从二品官员的俸银为155两,禄米为77石5斗。 正从三品官员的俸银为130两,禄米为65石。 正从四品官员的俸银为105两,禄米为52石5斗。
一品官职的俸禄为每年180两白银,服饰上佩戴红宝石帽顶,绣有仙鹤。从一品官职的俸禄为每年81两白银,加支524两。服饰上佩戴红宝石顶,绣有麒麟。二品官职的俸禄为每年155两白银,服饰上佩戴珊瑚顶,绣有锦鸡。从二品官职的俸禄为每年67两白银,加支444两。服饰上佩戴珊瑚顶,绣有狮子。
清朝官员的俸禄等级主要分为正俸和从俸,按照品级从高到低分别设置。
清朝都有什么官级?都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类似于现在最高法的副庭长,5职级正厅局级或者6职级副厅局级),鸿胪寺卿(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5职级正厅局级),道员(如布政使道员,类似于省属厅局的厅局长,相当于5职级正厅局级)。
正一品:包括“三太”(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各殿阁大学士、大将军。这相当于现代的人大、国务院、政协、军委的最高长官。 从一品:“三少”(少师、少傅、少保),以及尚书(六部部长),都御史(最高检检察长)。 正二品:总督(封疆大吏),内务府总管。
总督是清朝时期负责统辖一省或数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长官,品衔通常为正二品至从一品,一般情况下总督兼领兵部尚书衔,品衔从一品,相当于副国级或正国级。巡抚则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品衔从二品,相当于省部级,如果兼领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则升级为正二品品衔,相当于副国级。
户部:相当于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造币)、税务总局等各部门。 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 殿阁大学士:从人数和地位上看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因为这些大学士一般都是军机大臣或是兼任尚书、都统之类的职位,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总督:清朝的总督属于正二品文官,通常管辖两个或多个省份,巡抚都要受其节制。总督的职能侧重于管理军务,在战事发生时,总督辖区内的文武官员包括八旗的地方驻防将军全都要受到总督节制。总督在清朝官场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省官员和事务,以此来达到皇帝对地方统一管理的目的。
在清朝乾隆时期,巡按御史的官职达到从五品,但就其实际权力和影响力而言,相当于现代级别稍高于副厅级的官员。尊敬程度:尽管八府巡按的官级不高,但由于其权力大、职责重,各地官员通常对其持尊敬态度。这反映了其在古代政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