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大小怎么测量
1、测量骨盆大小的方法通常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其中相对比较准确的是骨盆内测量,主要包括对角径、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具体如下:对角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5-13cm,此值减去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为真结合径。
2、孕妇测量骨盆大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对角径的测量: 定义:对角径又称骶耻内径,指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测量方法: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臀部抬高。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
3、测量骨盆大小的方法主要包括自测法和精密仪器测量法。骨盆测量一般会在孕妇初次产检时进行初步筛查,并在妊娠2834周之间及3738周时再次测量。测量骨盆大小的方法: 自测法:孕妈妈可以通过叉腰的姿势摸到髂骨,顺势往下摸到尾骨和荐骨,然后在私处上方摸到耻骨,最后坐下时感觉到突出的坐骨。
骨盆测量是什么
1、骨盆测量是对孕妇骨盆大小及形态进行的测量,主要分为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两种。骨盆外测量: 是指使用特定尺测量女性骨盆外径线,通常在产检时进行。 骨盆外测量的值对临产的意义不是特别大,因为即使骨盆外测量径线良好,也可能因为中骨盆或骨盆出口狭窄而导致胎儿无法顺利分娩。
2、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和形态直接关系到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通过骨盆测量可以诊断骨盆的大小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难产风险。对于初产妇而言,骨盆测量尤为重要,因为每次怀孕胎儿的大小可能不同,即使骨盆大小正常,胎儿过大也可能导致难产。
3、产前骨盆测量主要包括外测量和内测量。外测量包括髂前上棘间径、髂嵴间径、能耻外径、大转子间径和坐骨结节间径,这些径线的正常值分别为23—26厘米、25—28厘米、大于15厘米、28—31厘米和5—10厘米。这些径线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盆的基本形态和大小。
4、骨盆测量是一种用于评估骨盆大小和形状的医疗检查,对于孕妇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分娩时胎儿能否顺利通过骨盆。骨盆测量通常在孕期进行,有时也可能在产前或产后进行,具体取决于医生的建议和需要。
5、因此,首次骨盆内测量通常在妊娠晚期28-32周进行;而第二次则在妊娠37-38周时,同时会检查宫颈的成熟度。孕晚期进行骨盆内测量时,医生会使用中骨盆测量器,通过阴道测量坐骨棘间径。这个数值对于评估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的情况至关重要。如果坐骨棘间径过小,可能会阻碍分娩的顺利进行。
6、正常值:骨盆外测量的正常数值包括:髂前上棘间径23—26厘米,髂嵴间径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20厘米,大转子间径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骨盆内测量的正常值范围与外测量相似,但骶耻外径的正常值应大于15厘米。
骨盆多大适合顺产骨盆大小怎样测量
1、骨盆大小的测量主要包括骨盆外测量、骨盆内测量和超声骨盆测量三种方法,具体测量方式如下: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孕妇伸腿仰卧,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孕妇伸腿仰卧,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判断骨盆大小主要通过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骨盆外测量: 髂前上棘间径:一般为2325cm。 髂棘间径:一般为2528cm。 骶耻外径:一般为1820cm。 大转子间径:一般为2831cm。 坐骨结节间径:一般为55cm。 出口的矢状径:一般为89cm。 耻骨弓角度:一般为90度,小于80度则可能不正常。
3、孕妇测量骨盆大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对角径的测量: 定义:对角径又称骶耻内径,指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测量方法: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臀部抬高。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
骨盆测量的方法
髂前上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到26厘米。 髂棘间径:同样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到28厘米。 骶耻外径:孕妇需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到20厘米。
骨盆大小的测量主要包括骨盆外测量、骨盆内测量和超声骨盆测量三种方法,具体测量方式如下: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孕妇伸腿仰卧,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孕妇伸腿仰卧,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5)耻骨弓角度: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的上面,测量两拇指问的角度即为此角,可反映骨盆出口的宽度,正常值为90。
测量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测定方法是用一手食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的距离。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滑动,如果能够容纳三个横指为正常,否则属于中骨盆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