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是什么意思
1、驱逐舰是指吨位较小的军舰,通常在万吨以下。 巡洋舰则指吨位较大的军舰,一般在万吨以上。 战列巡洋舰是指吨位在两万至三万吨之间的军舰。 吨位在三万吨以上的军舰通常被称为战列舰。
2、驱逐舰是一种军舰类型,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水面舰艇和潜艇,以及执行防空任务等。 驱逐舰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其核心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强、武器装备多样。 驱逐舰作为一种水面舰艇,主要任务是保护舰队的安全,具备较高的航速和多种攻击手段。
3、关于“驱逐舰”名称的误解:英文中的“DESTROYER”并不直接翻译为“驱逐”的意思。它原本的含义是“破坏者”或“摧毁者”,并非专指“驱逐”某种船舶。这一点与二楼所述相符。驱逐舰的初期功能:驱逐舰在早期主要是指体型较大、能够执行鱼雷攻击的舰艇,也被称为鱼雷艇或雷击舰。
4、驱逐舰是一种中型军舰,其主要装备包括火炮和反潜武器,用于护航、警戒和反潜任务。以下是关于驱逐舰的详细解释: 驱逐舰是一种以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装备的中型军舰。它们的主要任务包括护航、警戒以及执行反潜等任务。 在国语词典中,驱逐舰被定义为一种中型军舰,其主要装备有火炮和反潜武器。
5、简单直观的看的话 军舰 吨位在一万吨以下的一般被称为驱逐舰 吨位在一万吨以上的一般就可被称为巡洋舰 吨位在两万至三万顿以上的可以被称做战列巡洋舰 吨位在三万吨以上的就是战列舰了。
驱逐舰的意思驱逐舰的意思是什么
驱逐舰是指吨位较小的军舰,通常在万吨以下。 巡洋舰则指吨位较大的军舰,一般在万吨以上。 战列巡洋舰是指吨位在两万至三万吨之间的军舰。 吨位在三万吨以上的军舰通常被称为战列舰。
驱逐舰,顾名思义,是驱赶别人的舰艇。西方列强在发展大型水面舰艇(比如,巡洋舰、战列舰等)的时候,相对比较弱的国家,就在想怎么对付这些海上钢铁巨无霸的办法,用来攻击大型舰艇的潜艇和鱼雷快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驱逐舰:一般指装备多种武器,以中远海作战为主的水面战斗舰艇。护卫舰:以护航、反潜或警戒巡逻为主要任务的水面战斗舰艇。两栖攻击舰:50年代,美军诞生了登陆战的“垂直包围”理论。它要求登陆兵从登陆舰甲板登上直升机,飞越敌方防御阵地,在其后降落并投入战斗。
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体积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
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分别是什么意思?
1、战列舰:庞大而强大的军舰,主要执行对陆和对海的火力支援任务。装备有大口径主炮和厚重装甲,提供强大的防御能力。 巡洋舰:多功能军舰,比驱逐舰和护卫舰更大、更重。主要任务包括巡逻、打击敌方舰队、支援登陆行动和对敌方舰艇的作战。装备有重炮、导弹、鱼雷和舰载飞机等武器系统。
2、战列舰是一种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排水量通常超过万吨,历史上曾经是海军力量的重要象征。它们装备有重型火炮,主要用于直接对抗敌方舰艇,尤其是在海战中。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列舰已经退役,被其他类型的舰艇所取代。 巡洋舰是排水量较大,通常在6000至10000吨之间,装备有较强的火力和防御系统。
3、护卫舰:排水量在10002000吨,属于轻型军舰。驱逐舰:排水量在30006000吨,属于中型水面战斗舰只。巡洋舰:排水量在700015000吨,是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战列舰:排水量在20000吨及以上,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型战舰。航空母舰:排水量根据大小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是海上最大的军舰之一。